最近,网络上吵翻天的现象级话题莫过于教育部给出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呼吁注重青少年的“阳刚之气”的培养。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育;二是设立“网络红人”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模特》作为全国时尚美育教育服务平台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一类现象,在去年父亲节的时候便发出了时尚美育教培行业需要更多阳刚之气的倡议专题(男模天团or超级奶爸?)。
导致这一现象根深蒂固的众多原因我们无法一一展开研究,但就这一现象在学模特这个领域的问题,倒是可以解析一二。 这一现象对于时尚领域的从业者而言是最容易被传染的,我们身边绝对不乏这样的现象存在,可以说早就习以为常,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他(她)们简直就是人才,往往能够站在男女两性的角度去审美和设计创作。因此我们探讨这个问题,并不认为男性与女性存在何种对立,也始终秉持男女平等的观念,且认为不应该用绝对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来对事物进行褒奖或批判。
只是,当这些现象产生的影响在不断下沉至中小学生,而且这一群体在不断地扩大时,我们不由得捏了把汗。什么时候父母们开始接受甚至追求男孩子涂脂抹粉,浓妆艳抹,走台步时手叉腰、扭胯…… 其实作为玩乐逗趣本无可厚非,但这一切若是由于某些误人子弟的少儿模特机构和比赛为标新立异、博取噱头而附加于青少年儿童的观念之中,且日渐根深蒂固,则需要引起我们的审视与反思。
写到这里让我脑海中便映现出了5-6岁孩子们的山寨“维密秀”,鸡皮疙瘩瞬间掉了一地……
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较为成熟理智的价值判断和标准选择以及明辨是非喜恶的能力,然而,青少年儿童,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对世界的认知尚未成熟,任何外界的教育与示范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认知与成长。因此,我们便不得不对少儿模特日常训练表演中的这些问题嗤之以鼻、防微杜渐。
请放过孩子们吧,把阳光之气还给男孩子们,哪怕他走出来时虎头虎脑或是初生牛犊之态也尤显天真烂漫。男女之美,东西方文明的祖先们早在几千年前便有定论,随着时代发展也有新的更迭进步,但万变不离其宗,即使好莱坞输出的偶像也是平民硬汉、少年英雄。
还有,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男性教师太少了,难道培养下一代只是女性的事情?这种观念必须要扭转过来!少儿模特教培机构也需要阳光之气的男模转型成为导师,少儿模特比赛应该再专业些,设立男女不同的赛制内容,以树立榜样。
针对这些现象,特别感谢少儿时尚美育教培行业的同仁们的发声,也希望大家更加团结一致。我们这行业虽然小众但备受瞩目,少儿模特教培演出产业又倍受追捧,大家齐心协力,我们这个行业应该有能力从“重灾区”转变成扭转社会风气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