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把模特和帅哥美女联系在一起,可模特不一定如大家所想象中的“美”,但一定拥有一副好身材,形象气质一定要有特点。
关于身材即所谓形体,如果你要专业来学模特或教模特的话,首先我们得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01
模特表演毫无疑问是以视觉化来衡量的,所以视觉上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形体构成;从外观上来说,形体是由纵向比例(身高-头身-上下肢-手腿等长度)与横向围度(头-颈-胸-肩-腰-臀-臂-腿等围度)构成人体立体的整体视觉轮廓。
模特表演是以身体为载体的,身体简单分解为:四肢(大小腿脚➕大小臂手)、头➕颈、躯干(胸-腰-胯),通过关节肌肉韧带来链接,从上到下有颈关节、肩关节(肘-腕-指关节)、腰椎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掌关节等构成。
模特表演是动态律动的过程,手臂和腿部的律动关系是:肩×髋、肘×膝、腕×踝成同步而反向的律动;上下肢的律动通过肩、髋周围的肌肉驱动,带动下游关节的连带律动;每一组关节都是由上一级肌肉组群来控制(如:小臂肌肉群控制腕关节指关节、大臂肌肉群控制肘关节以下)。
模特在行走表演的过程中,头部和肩部是保持相对静止状态的(由颈椎关节和腰椎关节缓冲来调整平衡),胯部受腰、髋组合关节支配成左右方向摆动(这就是所谓的摆胯),所以当模特的落脚点成一条直线时胯部倒三角区便会左右方向摆动。
于是根据模特表演动静态呈现的特点,在模特形体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建立一组空间坐标,将模特置于精准的方位之中。以基础站立的身体重心中垂线与两肩之间的水平连线形成身体的大十字架坐标,以眉骨和鼻梁作为面部五官结构的十字架坐标,再以训练时面对镜面的水平方向与身体中垂线及前后地面的垂直倒影,形成三围立体的空间坐标,以此为基础展开训练,便于模特掌握最重要的三感:着装感(衣架子)、镜头感、舞台感(镜头表演融合舞美整体)。
由此我们构建了模特表演训练的基础规律常识与基础空间坐标概念,为展开一系列 站 立 行 走 的专业系统训练解决先觉问题。两点一线、三点一面、无数个面即构成一个整体造型的点线面动静态切换概念。
模特形体训练能够在舞蹈和体育基础训练中提取很多可借鉴的内容,但不能直接照搬,毕竟在形态上和舞台上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律动特点。如果按芭蕾形体八字脚的话模特的小腿和大腿外轮肌肉会很发达,如果按健身训练把斜方肌背阔肌三头肌练起来,不光走起来不像话,怕衣服也穿不上。
08
专业就是精确,任何训练动作的角度幅度都要严格遵守。比如弯曲肘关节时,掌心向上练的是大臂二头肌的高(厚)度,掌心向侧练的是二头肌的长度;髋关节力量控制训练时,脚尖必须要指向正前方、髋部驱动整个大腿在身体同侧一面运动才能精准有效。
形体塑造训练时,我们常以1:0.618黄金分割比例作为形体、五官比例的各种参照,但恐怕没有人的形体能够如此完美,可能橱窗里的木偶模特是根据标准数据制作出来的会接近些。总之先天的不足我们通过训练和服饰修饰可以相对的调整,后天养成的不良习惯则可以通过专业系统的训练绝对的矫正。
形体训练是枯燥的、甚至是痛苦的,当然这便是职业模特的家常便饭。当模特在演出或拍照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工作的尾声。而每天真正的工作则是按时作息饮食、训练学习、面试试镜。这是一份每天都要努力找工作但是又让人羡慕的职业。
图文仅供欣赏,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