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档,全国性的少儿模特赛事虽不如往年红火到遍地开花,但依然此起彼伏,甚至一直延绵到国庆黄金周期间。如果把少儿模特赛事主办方比作“卖方”,少儿模特选手和家长当作“买方”,那么今年又为大家提供了一场场“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喜剧”素材。
孩子们参加少儿模特比赛属于成长实践行为,也是时尚消费行为。作为“卖方”的赛事组委会首先要提供与前期招募宣传一致的舞台舞美创意设计,这相当于是活动海报或预告片,绝不能挂羊头卖狗肉,等孩子们真正到了现场却变成了实打实的“买家秀”。虽然带队导师、家长和孩子怨声载道,无奈钱都花了,来也来了,该发的朋友圈一个也不落下,还得报喜不报忧,修好“照骗”接着演。
这样的情形每年都在上演,而那些个主办方心想的是,反正全国各地机构孩子那么多,这茬韭菜割完还有那茬呢不是…… 所以,建议今后负责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和赛事主办方签署一份参赛协议,内容包括安全、包括接待、更要包括内容的履约等等。
众所周知,孩子们参加少儿模特训练另外一大益处是提升个人和家庭的审美认知,所以说少儿模特训练是少儿美育素质教育的基础。但是纵观全国的大部分少儿模特比赛,其舞美设计创意与制作不是形而上就是假大空,各种轮船飞机火箭星球轮番上阵,但有些最终呈现效果着实丑的可以。
舞台美术首先是美感,其次是创意,创意的元素包括历史文化、科技未来或某种风格主义,这都是建立在舞台升华的演绎应用当中来的,不是说一定要达到当代艺术高度,但至少在比例结构、功能动线、配色材质、灯光素材的应用上要过得去。强烈建议主办方少去发挥自己的想法,最好聘请专业的审美过关的舞美设计师来创作并监制。
当然,直接抄袭别家的舞美设计的也屡见不鲜。希望大家务必慎重,每一个赛事的主题立意、场地空间、内容呈现都有所不同,借鉴可以,但是要因地制宜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把赛事的宗旨、本季的主题、时下的热点,结合场地空间、功能需求、技术设备,控制成本、保障安全、绝对可行地设计实施。
建筑空间是“大时尚”,服饰搭配是“小时尚”,与历史建筑或当代艺术的跨界呈现对孩子们更有美育教育意义,可谓无处不秀场遍地是舞台。
上面的问题,应该是这些年很多少儿模特机构导师、家长和孩子们想要说又不敢说的,今天就由我来替大家吐槽一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那么恭喜你要努力做好赛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