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模特表演进入我国已经有四十余年,但是少儿模特培训与表演的大规模兴起才不到十年。不过这十年给模特与时尚行业带来了新生,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也给模特行业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带动了整个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的时尚消费升级。
然而,从法律上、乃至成长与职业的角度上来说,少儿模特其实是个伪命题。事实上少儿模特培训属于时尚美育素质教育的范畴,包括各种少儿模特表演也是少儿时尚美育成果的实践展示。这几年异常火爆的各种少儿模特大赛和少儿时装周,也并非来自于少儿品牌消费市场需求的推动,而是源于猛增的少儿时尚美育教育产业所带来的输出平台的需求。
少儿模特教培行业经过了这十年的飞速发展,家长们也从拒绝到了解、理解甚至接受,并且乐于送娃来学模特,塑造了孩子的同时也提高了家庭的时尚审美力。但对于少儿模特培训与考级之争,在行业组织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机构与家长之间、家长与网红主播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讨一下。
首先,少儿学习模特的目的来看,90%以上的家长认为形体的矫正、气质的培养、自信心与表现力的提升是首要任务,其次如果能够学习礼仪、模特表演也是一门特长,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
所以,少儿模特的培训应该是先形体、再礼仪、后模特的逻辑。先矫正塑造孩子的体态,包括相对矫正先天的遗传和绝对矫正后天养成的不良习惯,从力量与控制上、呼吸与眼神上、柔韧与协调性上综合训练,让孩子走路能够协调、美观、得体大方。
如果把少儿模特考级设定为初、中、高三级,那么初级就应该考孩子形体的动态展示,还有孩子的自信心、自控力以及舞台基础的完成度。
其次,礼仪气质、肢体语言也是少儿时尚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学模特,让孩子变得彬彬有礼,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美的定义,独立面对舞台观众、文明规范用中西餐、穿衣叠被等等。
所以,如果要考中级,应该考舞台上的自我展示、自我介绍、礼仪气质,孩子能否发自内心的微笑、舞台上收放自如的流畅度。
最后,模特表演。孩子来学模特虽然在形体礼仪气质上有了巨大的改变和提升,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们能站上舞台去秀一秀、锻炼展示,毕竟是来学模特的,总得走两步哈。
其实在形体和礼仪板块的学习中,孩子已经不断的在进行独立走台展示了,而现在是要孩子学会驾驭不同的音乐、不同的服饰、不同的道具或者产品,如何自如的面对镜头去表演。穿什么要像什么,演什么要更像什么才对。
因此高级我们就考,不同风格音乐、服饰、道具的展演,来挖掘孩子在舞台上镜头面前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考虑到少儿模特学员的年龄层面和接受能力以及是否掌握其他才艺的基础,应该实行分年龄段、分学级教育。比如从4-6岁的幼儿、7-9岁的少儿、10-12岁的少年来分年龄段;比如零基础的基础班、有基础的提高班、出类拔萃的精英班等等。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体、心理发育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语言、教具,因材施教,避免过于成人化的训练让孩子失去童真与想象力甚至早熟。
由此可见,少儿模特培训与考级是密不可分的,对少儿模特学习过程中的考级,更能够规范机构老师的教学体系和进度大纲,也能够激发家长和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优化机构的课程设置,延长学员的学习周期。
并且美育已经成为教育部的硬指标,从小到中学、大学都已经把时尚与艺术方面的特长纳入考核录取的指标,也就是说孩子们在各大合法的行业组织里的考级认证,或行业相关赛事中取得成绩是被认可的。
学模特虽然不像舞蹈那么艰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三年功是要的。所以少儿舞蹈可以考级,少儿模特也可以,只是要整个少儿模特教培行业来共同研发、遵循专业系统的训练与考级内容标准,而不是在各自组织的商业体系里,实行各自的标准来做利益的保护。
教学方法和表演风格一定是百花齐放的,但考级的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测试,一定不会欺骗任何人。少儿模特教培行业的各大组织可以发放各自的考级证书,考级的形式和内容也可以各自创新与发挥,但是整个行业考级的基础标准应该一致。行业标准的统一是一个行业成熟发展的象征,一个行业理论体系的确立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
我们日常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看到,有的家长和老师急于求成,不考虑孩子的形体发育,采用一些不当的训练方法、拔苗助长。俗话说,你所走的捷径其实都是弯路,尤其是在少儿素质教育这么重要的环节上,更要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开心的是,我们把孩子们入学前后的对比、学习的历程制作成孩子的“时尚蜕变之路”的记录,把最终的成果制作成一张模特卡和一段视频集锦,这才是孩子、家长、老师们所共同拥有的成就感。